望江梅 其二 (辛酉至壬戌)

蒲团坐,万虑息心头。
迹溷尘中犹蚱蜢,身居物外悟蜉蝣。
日月两琉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梅 其二 (辛酉至壬戌)》是潘榕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清静中领悟自然和人生的态度。潘榕,这位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通过其文学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念。以下是对这一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此诗作完成于清末近现代初,具体年份为辛酉至壬戌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而文人墨客也在这个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各自对世界和人生的不同感悟。

  2. 作品原文:《望江梅 其二 (辛酉至壬戌)》全文如下:蒲团坐,万虑息心头。迹溷尘中犹蚱蜢,身居物外悟蜉蝣。日月两琉球。

  3. 艺术特色:《望江梅 其二》以其简练的文字、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诗中的意象如“蒲团”、“蚱蜢”与“蜉蝣”,不仅富有象征意义,而且通过这些形象传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物质束缚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日月两琉球”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宇宙和时间的看法,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与天地同寿的精神追求。

通过对《望江梅 其二 (辛酉至壬戌)》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潘榕是如何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考和人生理想。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潘榕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