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梅
注释: 1. 蒲团坐,寂灭到枯禅。 - “蒲团坐”指的是坐在蒲团上进行打坐修行。在佛教中,蒲团是修行者用来坐的一种垫子,象征着简朴和清净。 - “寂灭”指的是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超脱,不再被世俗的欲望所困扰。 - “枯禅”则形容这种修行方式的极端简朴和无欲无求的状态。 2. 离象火虚填坎水,坤元地缺补乾天。 - 这里的“离象”和“坤元”分别指的是八卦中的两个卦象,分别是离(火)和坤(土)。 -
注释: 1. 蒲团坐,万虑息心头。:蒲团,指佛教修行用的垫子,这里指打坐。万虑息心头,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 2. 迹溷尘中犹蚱蜢,身居物外悟蜉蝣:踪迹在世俗中如同蚱蜢一样,身处世外却像蜉蝣一样。 3. 日月两琉球:指太阳和月亮都是圆形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诗人坐在蒲团上,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他看到了自己就像一只蚱蜢,虽然身处尘世
【诗句释义】 蒲团坐,虎伏自龙潜。 蒲团:蒲团草编成的一种圆形坐垫,供僧徒坐禅时使用,这里指僧人在蒲团上静坐。虎伏:老虎蹲伏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僧人的坐姿。自龙潜:像龙一样潜伏,这里比喻僧人的深藏不露。 灵本有台心印镜,色原无相眼垂帘。 灵本:佛性,佛理的本质。台心印镜:形容佛理的深邃和清晰如同镜子一般。色原无相:指佛教所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无常的,没有固定的形态。眼垂帘:闭上眼睛。
诗的逐句释义: 1. 蒲团坐,养静习常功。 - 蒲团:蒲是一种植物纤维编织成的垫子,常用来坐禅,故这里指坐在蒲团上。 - 养静习常功:通过静坐来修炼常规的功夫,这里的“养静”是修行的一种形式,而“习常功”则指的是练习日常的功夫或技艺。 2. 火去无明三昧现,神归有定六根空。 - 火去无明:意味着消除杂念和烦恼,如同火焰熄灭后的平静一样。 - 三昧:佛教术语,意为正定,是达到内心清净的境界
蒲团坐,万虑息心头。 迹溷尘中犹蚱蜢,身居物外悟蜉蝣。 日月两琉球。
蒲团坐,寂灭到枯禅。 离象火虚填坎水,坤元地缺补乾天。 玉液注丹田。
蒲团坐,虎伏自龙潜。 灵本有台心印镜,色原无相眼垂帘。 妙谛借花拈。
蒲团坐,养静习常功。火去无明三昧现,神归有定六根空。 一气转鸿蒙。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