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屐此重来,风月依然,鱼娃学打花边桨;
古今同一局,湖山再造,国手能生劫后棋。
胜棋楼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胜棋楼联》是黄体芳创作的一副对联,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历史中英雄人物的成败得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文学现象:
作者简介:《胜棋楼联》作者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同治二年(1863)癸亥会元,官至兵部右侍郎。他峭直刚正,同光问为清流之魁,曾视学江苏,建南菁书院。
创作背景:黄体芳在南京的胜棋楼创作了这副对联,该楼位于莫愁湖畔,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重修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据传这里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大臣徐达下棋的地方。因徐达棋艺高超,朱元璋乃赐给其“胜棋楼”作为奖励。
对联内容:上联“人言为信,我始欲愁,子细思量,风吹绉一池春水”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他人言语时产生的信任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下联“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则表达了对于胜负的态度,即使是失败也可以是一种喜悦和收获,因为历史上的英雄豪杰都是通过不断的挑战和竞争而成就一番事业的。
《胜棋楼联》不仅是一副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古代帝王与名将的交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对联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