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可怜虫,幽伏尚草际。
夜长天未明,瑟瑟北风厉。
峥嵘感岁月,萧索悲人事。
空山自冬春,似有冲寒意。
慨彼物知时,触我心忧世。
蟋蟀寄哀吟,瞿瞿良士志。
岁暮吟四章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吟四章其四是一首描绘寒号虫在草际幽伏的诗歌,诗人通过寒号虫的哀鸣,表达了对岁月变迁和人事悲欢的感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诗作主题:诗作以寒号虫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思考。寒号虫的形象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无情。同时,寒号虫的哀鸣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产生了对世间万物知时、触世的感慨。这种感怀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忧思之中,更是一种对整个时代的忧虑和关注。
艺术风格:此诗采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直白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歌中的意象鲜明,如“寒号可怜虫”、“夜长天未明”,这些简洁而生动的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世间的沧桑相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文化价值:通过对寒号虫的描写,诗人不仅反映了个体的生命感受,还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诗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忧患意识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借鉴。
岁暮吟四章其四作为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更在思想上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启示。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