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可怜虫,幽伏尚草际。
夜长天未明,瑟瑟北风厉。
峥嵘感岁月,萧索悲人事。
空山自冬春,似有冲寒意。
慨彼物知时,触我心忧世。
蟋蟀寄哀吟,瞿瞿良士志。
岁暮吟四章 其四
【注释】
寒号:寒冷的夜晚里发出叫声。
可怜虫:可怜虫,指蟋蟀。
幽伏:隐藏或躲藏,此处指躲在草际中。
瑟瑟:形容北风声或草木摇动之声。厉:猛烈、急迫的样子。
峥嵘:高峻,雄伟。
萧索:萧条,冷落。
冲寒意:形容冬春之交的景色,充满生机与活力。
慨彼物知时:感慨万物都知晓时节变化。
触我心忧世:触动我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瞿瞿:形容声音洪亮而急促,这里指蟋蟀鸣叫的声音。
良士志:有远大抱负和志向的人。
【译文】
在寒冷的冬季,蟋蟀发出凄楚的叫声,让人感到凄凉孤独;它们躲在草丛之间,似乎在等待春天的到来。夜晚漫长而黑暗,北风吹刮着树木,发出瑟瑟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环境中,蟋蟀发出的声音显得更加突出。它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变迁;看到万物凋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悲伤。蟋蟀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哀愁和无奈,让我们联想到那些有远大抱负和志向的人,他们的内心同样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蟋蟀的叫声和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以及人生变化的感慨。诗中的“寒号可怜虫”,不仅描绘了蟋蟀的叫声,更暗示了它们在寒冷环境中艰难生存的状况。而“夜长天未明,瑟瑟北风厉”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北风的强劲,使得蟋蟀的叫声更加凸显。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感慨。
诗中的“峥嵘感岁月,萧索悲人事”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用“峥嵘”来形容时间的变化,用“萧索”来形容世事的萧条,这些词汇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空山自冬春,似有冲寒意”则通过描绘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虽然环境恶劣,但生命依然顽强地延续着,这也是一种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蟋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世事的深度思考,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