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缃梅,落红如雨,卷帘人又归去。
消愁聊惜尊中酒,翻惹别愁无数。
留不住。
挂一叶、轻帆直指烟波路。
呢喃燕语。
说柳羂平堤,长条攀尽,转眼剩飞絮。
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
虚名空被人妒。
江南不少销魂客,莫把此情轻诉。
休起舞。
叹我辈、埋愁何处寻坏土。
鹃啼正苦。
看绣户凝尘,雕阑没草,前度醉吟处。
摸鱼子 和稼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子 和稼轩》是清末民国初词人刘炳照所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刘炳照生活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多变,文化领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炳照的词作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情感。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文学价值:刘炳照的诗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摸鱼子·和稼轩》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清代及民国初期词学的珍贵资料。
文化影响:《摸鱼子·和稼轩》不仅是刘炳照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其时代精神的载体。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同时,它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跨时代的文学对话可能,使读者能够在欣赏古典文学之美的同时,思考现代生活的意义。
《摸鱼子·和稼轩》不仅是刘炳照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其时代精神的载体。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同时,它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跨时代的文学对话可能,使读者能够在欣赏古典文学之美的同时,思考现代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