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摺叠扇

翠羽招凉,冰纨织素,新裁别出良工。
竹劈湘江,排来琐骨重重。
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
更随人,宜卷宜舒,异样玲珑。
踏青俊侣曾携手,爱聚头名好,着意怜侬。
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
锦囊贮后情偏重,谩愁佗、捐弃秋风。
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 摺叠扇》是清末民国初的一首词,由刘炳照创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和人物情感的画面,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刘炳照(1847年-1917年),字光珊,号语石、复丁老人等,江苏阳湖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他一生坎坷,但才华横溢,与多位文坛巨擘有深厚的交往,被誉为“江浙词坛尊宿”。他的诗词作品深受后世赞誉,尤其在工诗善词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2. 词作原文:翠羽招凉,冰纨织素,新裁别出良工。竹劈湘江,排来琐骨重重。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更随人,宜卷宜舒,异样玲珑。蹋青俊侣曾携手,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锦囊贮后情偏重,谩愁佗、捐弃秋风。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
  3. 词作解析: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词中不仅描绘了翠羽招凉、冰纨织素等美丽景象,还通过“宜卷宜舒”、“异样玲珑”等词语表达了对事物变化多端的理解。此外,词中的“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以及“锦囊贮后情偏重”等句子,都透露出一种温柔而深沉的情感表达。
  4. 艺术特色:刘炳照的词作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使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刘炳照的词作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既有严谨的对仗,又有灵活的变化,使得整首词既有严谨的格律之美,又有丰富的意境之妙。
  5. 社会影响:刘炳照的词作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对后来的诗人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得刘炳照的词作成为了研究清代词坛的重要资料之一。

《高阳台·摺叠扇》这首词不仅是刘炳照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尊敬。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来说,学习和欣赏这首词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还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