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寄雏蝉

吟边觅侣,恁影遥意密,愁新欢旧。
蹙损蛾眉缘底恨,昔昔背灯叉手。
病意怜花,秋声入曲,抵得诗千首。
教人爱恋,香清翠箔垂昼。
漫念烛绾双心,琴操叠韵,人世如花偶。
秋上银河星影淡,忍耐西风罗袖。
唱答新蝉,杯传露菊,异地同重九。
相逢有日,客怀莫任闲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寄雏蝉》是一首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词,由郑元昭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郑元昭(1867.12-1943),字岚屏,福建福清人,郑葆中女孙,林则徐外曾孙女。她有《浣兰词》等作品,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2. 诗词原文
    西风瑟瑟,恁中秋才过,晚寒微逗。
    桂已吹香丛菊蕾,又近重阳时候。
    越渚蝉寒,吴天雁老,感序添怀旧。
    相逢有日,客怀莫任闲僽。

  3. 词牌格律:词牌名“百字令”,属于双调七十九字、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的词牌。此词遵循了这一格律,使得整首词在结构上规整严谨,音韵和谐悦耳。

  4. 主题情感:全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怀。通过对雏蝉、秋日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与期盼。

  5. 文化影响:该词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到的艺术眼光,也展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它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百字令·寄雏蝉》作为郑元昭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值得人们深入探讨与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