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岫低鬟,橹枝欹月晴波趁。
祠山风信。
莫便吹红阵。
香满归篷,夜市烧灯近。
残寒褪。
小阑花韵。
打叠春人困。
点绛唇 邓尉山看花夜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邓尉山看花夜还》是清代诗人郑文焯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邓尉山赏花之夜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郑文焯(1856-1918),字叔问,一字小坡,汉军正白旗人。光绪元年乙亥(1875)举人,官内阁中书。早年工于书画,晚尤以词得名。他的诗和词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诗词原文:
雪岫低鬟,橹枝欹月晴波趁。
祠山风信。莫便吹红阵。
香满归篷,夜市烧灯近。
残寒褪。小阑花韵。打叠春人困。诗词解析:该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邓尉山的自然风光与观花者的心情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淡雅宁静的艺术氛围。“雪岫低鬟”形容山峦之景,如同少女般娇美;“晴波趁”,则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明月的美景。“祠山风信”暗示了山上的庙宇传来的风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莫便吹红阵”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不应轻易破坏的感慨。“夜市烧灯近”则反映了当地夜晚的生活氛围,与白天的宁静相比,夜晚更加热闹。“残寒褪”,既是指天气转暖,也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最后两句“小阑花韵”和“打叠春人困”,则表达了作者在花香中陶醉,仿佛整个身心都被春天的活力所吸引,难以自拔。
《点绛唇·邓尉山看花夜还》不仅是郑文焯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份珍品,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