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笛,惜别残红旧衫湿。
登高怀故国,画帘飞絮烟江夕。
空尊泣,不见笛中人,断云和梦觅。
望江怨 题北楼春饯图
介绍
郑文焯的《望江怨·题北楼春饯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离别的情感。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诗词原文: 东风笛,惜别残红旧衫湿。登高怀故国,画帘飞絮烟江夕。空尊泣,不见笛中人,断云和梦觅。
作者介绍: 郑文焯,字半梅,号冷红,清代诗人,以擅长七绝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典雅而不失豪放,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诗词赏析: 《望江怨·题北楼春饯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东风笛”与“旧衫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春风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同时,“登高怀故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结尾“空尊泣,不见笛中人,断云和梦觅”则更增添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艺术特色:《望江怨·题北楼春饯图》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诗歌技巧。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融入到简单的诗句中,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其增色不少,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富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历史背景: 郑文焯生活在清朝末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文焯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思考。因此,《望江怨·题北楼春饯图》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和追求。
文学影响: 作为清朝末年的杰出诗人,郑文焯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望江怨·题北楼春饯图》不仅展现了郑文焯卓越的诗歌才华,还反映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长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