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墓下作并序(戊戌)

王子骨肉闲,力欲醒天梦。
封墓不及后,孥戮知已纵。
公旦岂异人,三笞得贤诵。
同圣不同福,千载有馀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珍的《比干墓下作并序》是一首描绘历史典故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比干的生平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正义与忠诚的思考与感慨。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 《比干墓下作并序(戊戌)》是清代郑珍的作品,其内容主要叙述了商朝末年忠臣比干的生平事迹及其遭遇。文中通过比干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悲剧。
  1. 作者背景
  • 郑珍,字子尹,晚清时期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他不仅是一位经学和小学的宗师,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在诗歌方面,郑珍的风格奇特而深涩,与独山的莫友芝齐名,被称为“西南巨儒”。他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学识深度,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文学价值
  • 《比干墓下作并序》通过比干这一历史人物的命运,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个人英雄悲剧的社会现实。这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揭示了历史进程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历史事实,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通过对比干故事的叙述,作者传达了对于忠诚、正义和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政治腐败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比干墓下作并序》作为郑珍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文本,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