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骨肉闲,力欲醒天梦。
封墓不及后,孥戮知已纵。
公旦岂异人,三笞得贤诵。
同圣不同福,千载有馀痛。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及翻译:

  1. 王子骨肉閒,力欲醒天梦
  • 诗句解读: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政治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王子骨肉閒”指的是王子(这里指比干)身处高位却心系平民百姓,”力欲醒天梦”则反映了他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和愿望。
  • 关键词注释:”骨肉」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国家或皇室成员,此处特指比干的家族成员,表明比干不仅是个人而是王室一员。”力欲醒天梦”中的“醒”意味着觉醒,而“天梦”可能指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或幻想,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追求的情感。
  • 赏析:通过使用这样的表达,诗人传达了比干尽管身居高位,但内心深处仍存有平民百姓的疾苦,并渴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愿望。
  1. 封墓不及后,孥戮知已纵
  • 诗句解读:这两句表达了比干死后,其家族遭受的不幸命运。”封墓不及后”意指比干去世之后,他的墓地尚未来得及被建立或封存,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以及未能及时实现理想的悲哀。”孥戮知已纵”中的“孥戮”是指杀害或伤害,”纵”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放任、不加制止。整句话描绘了比干家族因政治斗争而受到的残酷对待。
  • 关键词注释:这里的“孥戮”特指针对比干家族的迫害和杀戮。”纵”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放任的态度,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或缓解这种不幸。
  • 赏析:此句揭示了比干家族悲剧的根源在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以及统治者缺乏同情和正义感的行为。
  1. 公旦岂异人,三笞得贤诵
  • 诗句解读: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上某位伟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认识。”公旦”指的是商朝末年的著名人物姬旦(周公旦),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自喻,表示自己虽然身份卑微,但怀有崇高的理想。”三笞得贤诵”中的“三笞”可能指的是严厉的惩罚或教育,”得贤诵”则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贤者的教导或智慧。
  • 关键词注释:这里的“公旦”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如商朝末期的政治家或哲学家。“三笞得贤诵”中的“笞”是一种古代的惩罚方式,“贤诵”则可能是指贤者的智慧或教诲。
  • 赏析: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尽管面对困境和挑战,但依然保持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1. 同圣不同福,千载有馀痛
  • 诗句解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同圣不同福”中的“圣”指的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圣人,而“不福”则意味着这些圣贤们虽然拥有崇高的地位和成就,但他们的生活并不一定幸福或圆满。“千载有馀痛”中的“千载”表示经过很长时间,而“有馀痛”则意味着这种痛苦或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仍然存在。
  • 关键词注释:这里的“圣”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或其他杰出人物。“不福”则表示这些人物虽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们的个人生活或经历并不总是幸福的。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即即使是历史上的伟人也可能会面临个人的不幸或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入反思,以及对那些历经沧桑仍然坚守理想的人的敬意。

《比干墓下作并序》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深刻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通过对比干及其家人遭遇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