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
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
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
兴到即野饮,菜花迷大堤。
寻碑万山顶,访古习郁池。
晓探鹿门去,晚度檀溪归。
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
苍苍渔梁渡,馀映依山陂。
同袍两三人,今或宰木累。
当年仲宣楼,为我作生期。
城头一挥笔,顷刻千字诗。
瓠落只无用,成就苍髯髭。
风雪满天地,江山寂如遗。
残檠照颜色,小火不上衣。
岂独□倦意,伤怀空自知。
【译文】
我想起了丙戌年,三月里春风拂面。我在樊城驻马休息,在江上尽情游玩。背着双葫芦笑谈襄阳小儿。兴之所至,即在野外饮酒,菜花盛开大堤旁。寻访碑文登万山之巅,探访古迹习闻郁池之水。早晨去鹿门探幽,傍晚渡檀溪回家。夕阳时分乘三板船,顺流而下青琉璃的江。渔梁渡口苍茫一片,余晖映照依山的坡。二三同袍今或已为官吏,当年仲宣楼为我作诗生辉。城头挥笔顷刻千字诗成。只此瓠落无用,成就了苍髯髭须。风雪漫天天地一色,江山寂寞如遗世独立。残灯微弱照亮我容颜,小火不旺衣也不暖。难道只有疲倦之意,伤怀空自哀叹无人共话?
【赏析】
《樊城感旧》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光绪戊戌年(1878)。诗人借樊城怀旧,感慨万千。全诗以追忆为主,情调悲凉,意境苍茫。诗人回忆当年在樊城与友人一起游赏、饮酒、作诗的情景,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首联“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诗人首先回顾了自己的经历。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丙戌年(1866)春天的时候来到樊城。那时正是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的季节。
颔联“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樊城时的欢乐情景。诗人骑马来到了樊城,在江边畅游嬉戏,尽情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颈联“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诗人回忆了自己与朋友们在江边畅饮的情景。他们背着双葫芦,笑谈襄阳小儿。这里的双葫芦可能是酒具,也可能是其他的物品,具体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接下来的内容主要描述了自己游览樊城的经历以及与朋友们的交往。
尾联“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等诗句,描绘了樊城美丽的景色和自己的愉悦感受。诗人坐在三板船上,欣赏着落日下的樊城美景。
整首诗以追忆为主,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樊城的美景来衬托自己的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