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莫五(丙申)

南北二万里,得归便可喜。
止当看山来,名心淡如洗。
君才不一世,群心有窃比。
水母目蒙蒙,焉识长鲸事。
何必说高言,不入里人耳。
自非此病药,固让溲勃使。
且吾观古贤,谁能不骳骪。
金待百炼柔,木要九枸美。
安知屡摧坐,学问不在此。
迩来吴桥上,槴尘光玼玼。
左对而右弄,弟妹绕肩背。
朝会小斋食,夜温北堂被。
闲来拥寒毡,铅椠伴针黹。
富贵诚无权,兹岂不足恃。
俗儿那可道,追膻若奔蚁。
神血先未凝,尸虫食其髓。
可怜负当年,赢作昏昏鬼。
念此耸毛骨,百年固无几。
父母七尺躯,责备塞天地。
区区一科目,真不与荣靡。
我今老复懒,负贱不自耻。
澜浪适平夷,半载绊盐米。
叔夜本无虱,把搔不自已。
数月断家书,乡梦乱难理。
未识今年秋,溪田有收否。
又未识家人,御冬作何计。
阿卯出门时,论语读数纸。
至今知所诵,曾否到孟子。
悠悠我之思,肠中转轮似。
如何接君书,亦复穷尔尔。
下无缝裤襦,上无奉甘旨。
吾侪傥定穷,理也奈何彼。
子贫且在家,我贫更客里。
客里贫转甚,春衣今未褫。
日夕数来店,弟辈默以傒。
拟得一个来,兹事有人庀。
依然满箧书,随渡乌盘水。
携手慰离索,一笑愁城圮。
翻瓮饱黄齑,冷寻红叶寺。
更当出秘籍,共读梅花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答莫五》是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郑珍作为清代的重要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寄答莫五》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生平:郑珍(1795—1843),字日奎,一字端甫,号陶亭、南湖老人、湘岩老人等,湖南善化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教育家,对后世影响颇深。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山水田园、历史典故等多个层面,其中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
  2. 诗歌原文:南北二万里,得归便可喜。止当看山来,名心淡如洗。君才不一世,群心有窃比。水母目濛濛,焉识长鲸事。何必说高言,不入里人耳。自非此病药,固让溲勃使。且吾观古贤,谁能不骳骳。金待百鍊柔,木要九枸美。安知屡摧坐,学问不在此。迩来吴桥上,槴尘光玼玼。左对而右弄,弟妹绕肩背。朝会小斋食,夜温北堂被。闲来拥寒毡,铅椠伴针黹。富贵诚无权,兹岂不足恃。俗儿那可道,追膻若奔蚁。神血先未凝,尸虫食其髓。可怜负当年,赢作昏昏鬼。念此耸毛骨,百年固无几。父母七尺躯,责备塞天地。区区一科目,真不与荣靡。我今老复懒,负贱不自耻。澜浪适平夷,半载绊盐米。叔夜本无虱,把搔不自已。数月断家书,乡梦乱难理。未识今年秋,溪田有收否。
  3. 诗歌主题:郑珍的诗歌多表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在《寄答莫五》中,这种思想体现得尤为明显。首句“南北二万里,得归便可喜”,表达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接着“止当看山来,名心淡如洗”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此外,“君才不一世,群心有窃比”反映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者的嫉妒心理,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欣赏。

《寄答莫五》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同时也是郑珍个人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郑珍的诗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感慨或情感,更是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本质的探索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