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公远至双穗桥,白云不动心飘摇。
仰天挥手一长叹,万山无语风萧萧。
时难不作十全计,要公归家相料理。
我宁饥饿不出门,若负此心有如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送公远至双穗桥,白云不动心飘摇。
仰天挥手一长叹,万山无语风萧萧。
时难不作十全计,要公归家相料理。
我宁饥饿不出门,若负此心有如水。
《送黎子元恺舅自平夷归里(丙申)》是清代诗人郑珍的作品。
郑珍,字子尹,晚号柴翁,是贵州遵义人。他以科举入仕,曾担任荔波县训导和江苏知县等职,但最终因病告归。郑珍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他的学术成就体现在对古代典籍的研究上,并撰写了多部著作如《礼仪私笺》《轮舆私笺》等。
在《送黎子元恺舅自平夷归里》这首诗中,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的“送公远至双穗桥,白云不动心飘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仰天挥手一长叹,万山无语风萧萧”进一步烘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高气息。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友人归家的关切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一种人生哲学:在艰难时刻不图完美,而应寻求内心的安宁。
郑珍通过《送黎子元恺舅自平夷归里》这一作品展现了他对友情、理想以及时代动荡的深刻感悟,其文学成就不仅彰显了个人才华,更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