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知录》(丙申)

顾公宰相才,老得中孝名。
以言救天下,不期当时行。
大运自秦来,治具几纷更。
元元万古胸,利病如列星。
传来二百年,考资丐儒生。
或非著书意,掩卷三涕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日知录》:明末清初的学术瑰宝

《日知录》,一部由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所编撰,以其严谨的考据和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著作不仅是对知识的整理和梳理,更是一部承载着作者深厚文化底蕴与济世情怀的百科全书。

顾炎武在编撰《日知录》时,明确指出了其目的:“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他的用心良苦体现在每一卷每一篇文章中:他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学识积累,更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社会弊端,试图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去纠正时弊,拨乱反正,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书中的内容极为丰富,分为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八大类。每一个类别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比如“盈天地者,气也”的论述,不仅揭示了自然法则,也映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显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郑珍在其诗中赞颂顾公宰相才,老得中孝名,以言救天下,不期当时行。这种大爱无疆、忧国忧民的精神,正是《日知录》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之一。

《日知录》不仅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深远的影响也延续至今。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演进。通过对它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也能更好地把握现实,预见未来。

读《日知录》,就像是在阅读一位智者的传记,透过他的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脉搏,见证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成长与转变。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致敬,也是对未来一种启迪。《日知录》之所以能成为不朽之作,正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知录》是一部蕴含着深邃思想与丰富知识的伟大作品,它的出现无疑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世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去探索、去行动,去追求那份真正的知识与智慧之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