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江濯足(戊子)

凉飔动烟渚,净魄生夕林。
浣衣人独归,余情含空砧。
坐濯双白趺,真怀仍在襟。
微浪蹙细沙,沙干浪旋侵。
不见白石郎,谁见沙浪心。
何意孺子歌,但为浊水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珍的《夜江濯足》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此诗通过对夜晚江边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郑珍,晚清时期贵州著名文人,擅长诗词,其文学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据史料记载,郑珍在生活和创作中多有感慨,尤其在诗歌方面,他的作品常常透露出深沉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2. 诗意解析:《夜江濯足》中的“坐濯双白趺”,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坐在江边,双手浸入清水洗涤的情景,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洗涤。诗中“真怀仍在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即使外界环境复杂多变,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宁静与纯洁。
  3. 主题思想:《夜江濯足》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都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追求。
  4. 文学价值:《夜江濯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其优美的文字和深远的意境,更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研究清代文人思想和文学创作的珍贵资料。
  5. 后世影响:虽然关于鲁迅日记中关于“濯足”活动的记载并不完全可靠,但这并不影响《夜江濯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它作为郑珍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夜江濯足》不仅是郑珍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