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

朝廷设令长,盖为司牧计。
远所岂异伦,小大无二例。
要令瘠土民,俱受抚字惠。
盘错如朝歌,虞羽乃径诣。
王尊经九折,叱驭不留滞。
奈何仕宦者,择地须佳丽。
未论县紧赤,首欲系租税。
其次问关征,再喜有邮递。
意在攫羡馀,那肯顾一切。
必得邻近邦,方免怨迢递。
苟遇瓯脱乡,辄自长拂戾。
岂知远方人,同是版籍隶。
既已身许国,安可避劳勚。
二者在今时,锢习亦陋弊。
畴能力矫之,因以风当世。
子本媚学徒,经术固根柢。
探囊取甲科,志气莽精锐。
区区百里秩,不足当睥睨。
要登千仞峰,聊从一丘隮。
今年始牵丝,僻在秦陇际。
濒去忽量移,重得巴江澨。
计程杳五千,封疆挟畛畷。
旁观见尔尔,动色为㤞憏。
子独貌怡然,西望便振袂。
曰惟古蜀都,陆海富刀币。
汶州在北面,剑阁门户闭。
浮山嶂堞嵲,黑水波溶㵝。
阴壑集猿猱,广泽潜鲮鳜。
虎落带棕桐,人家映䇞筀。
芋田收每倍,橦布美莫媲。
自从崇祯末,豺貙肆狂噬。
遂令周馀民,斩刈犹草薙。
今虽渐生聚,弥望尚凋敝。
所赖贤长官,煦妪流恺悌。
颇闻近年来,为政复猛厉。
旷土乍耕获,赋有日增势。
譬之笃疾后,大虚损荣卫。
参术未暇投,反进野葛剂。
子去慎针石,苍生命所系。
今人席未暖,往往即思替。
入贷乞铨除,章绂郎曹缀。
不思尔拜爵,恸哭几家毙。
劝子勿欲速,精神壮年岁。
况此号边方,铨司有新制。
循资易腾趠,谁敢逾次第。
笑彼事台宪,趋承竭智慧。
璀璨黄金盘,磊落堆火齐。
伛偻纳阶前,惟恐目不睇。
子宁负生平,冰操应砥砺。
当今四门辟,贤否难障蔽。
果能饮水清,自尔动天帝。
我与子同宗,吴越分支系。
昔侍寒村翁,授经托深契。
群从惟子贤,与我交早缔。
论心十载前,游迹满燕蓟。
今春又对床,直至鸣蝉嘒。
非但外形骸,居然老兄弟。
是以倾肺肝,知能恕狂呓。
衣襟凉露湿,征路浮云翳。
褒斜悬栈险,桔柏共流逝。
前旌烟外飘,后骑林梢继。
声声杜宇啼,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鉽的《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是一首表达对族弟前往官安任知县的祝福和鼓励的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场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弟弟的支持和期许。

诗的第一句“朝廷设令长”,便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朝廷设立县令长一职,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管理和治理百姓。这不仅是朝廷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行政体系的基础。紧接着,“盖为司牧计”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司牧,即管理牧民,意指地方长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以确保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诗人以“远所岂异伦,小大无二例”来说明无论距离远近,职位高低,都应遵循相同的标准和原则。这种平等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在描述官员职责时,“要令瘠土民,俱受抚字惠”,诗人指出即便是在贫瘠的地区,也需要安抚百姓,给予他们恩惠。这不仅是对官员基本职责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基层民众生活状况的深切关怀。

诗中还提到了官员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盘错如朝歌”,意味着他们在官场上可能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诱惑,但仍需保持正直和坚定的信念。而“虞羽乃径诣”,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不畏艰难、直接解决问题的形象。

在诗歌的高潮部分,“王尊经九折,叱驭不留滞”,诗人通过对王尊的描述,表达了对弟弟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迅速适应并取得成就。同时,“奈何仕宦者,择地须佳丽”,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弟弟选择这样一份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未论县紧赤,首欲系租税。其次问关征,再喜有邮递”,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官员们在任职后面临的实际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弟弟未来工作的乐观态度。尽管工作可能会带来压力,但只要能够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和税收问题,就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郑鉽的《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不仅仅是一篇单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深意的作品,它通过具体的诗句展现了古人对于政治、社会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关心和支持,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个人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