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芙蓉几番春色,余生差幸无恙。
护篱阴借邻家竹,新笋薛滕争长。
潮暗涨。
怎梅雨过时,红沸桃花浪。
江楼远望。
只绿黯平芜,白迷飞絮,双眼乱云障。
庚申事,六十年前相仿。
债台今更催上。
破蕉层剥秋心瘦,还警打窗声响。
谁共谅。
怕着手调羹,依旧葫芦样。
太平梦想。
正别赋无家,蜀弦凄咽,滇海又听唱。
买陂塘 感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买陂塘·感事》是邓潜的词作,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情感。下面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邓潜(1855-1928),原名维琪,字花溪,清朝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邓潜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考中进士,后选入翰林院,曾任四川富顺知县、邛州知州等职。在清王朝覆灭之后,邓潜改名易名,流寓成都,晚年才转向填词创作。他的诗和词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买陂塘·感事》便是一首典型的代表作。
诗歌原文:
换芙蓉几番春色,余生差幸无恙。护篱阴借邻家竹,新笋薛滕争长。潮暗涨。怎梅雨过时,红沸桃花浪。江楼远望。只绿黯平芜,白迷飞絮,双眼乱云障。庚申事,六十年前相仿。债台今更催上。破蕉层剥秋心瘦,还警打窗声响。诗歌鉴赏:邓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中的“换芙蓉几番春色,余生差幸无恙”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状的庆幸。“护篱阴借邻家竹,新笋薛滕争长”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象征着生命力与活力。而“潮暗涨”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紧迫。“江楼远望”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最后,“破蕉层剥秋心瘦,还警打窗声响”则是对生活无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买陂塘·感事》不仅是邓潜文学创作的代表之一,也是研究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感受到邓潜深邃的情感世界,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