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二 藕粉

琼霜细腻,趁碧筒醉后,捣将仙杵。
水沸匀调呼小玉,压倒金茎甘露。
盏泫云腴,匙翻雪缕,莫点罗衫污。
天供食料,满汀开记无数。
一自冷落空房,相思滋味,根节凭谁诉。
不比木瓜空傅面,秀色餐防人妒。
杏酪香分,蔗浆寒沁,口定青莲吐。
西家客到,一瓯同泛花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二 藕粉》是一首近现代的古诗,由邓潜创作。下面对这首诗作进一步分析:

  1. 诗歌内容与主题
  • 描述对象:《念奴娇·其二 藕粉》描绘的是一种名为藕粉的食材及其相关场景。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某种美食或生活片段的怀念之情,可能涉及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或对特定人物的思念。
  • 象征含义:藕粉作为食物本身可能象征着纯净、高雅或某种难以捉摸的美好。在古代文化中,藕还常被赋予清高脱俗之意。
  1. 艺术手法与风格
  • 语言特点:诗歌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 结构布局:诗的结构通常较为规整,遵循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体现了传统诗歌的艺术魅力。
  • 意象运用:诗中通过“琼霜细腻”、“水沸匀调”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优雅而细腻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品尝到那细腻的口感和醉人的香气。
  1. 历史背景与作者信息
  • 历史时期:诗歌创作于近现代,即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的时间段,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
  • 作者生平:邓潜是一位有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的历史见证者,他在历史上有参与抗争外敌的经历,这些经历可能在他的诗歌中有所反映。

《念奴娇·其二 藕粉》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也是邓潜个人情感、经历与时代背景交织的产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中国近现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以及社会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