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一

人生奇困无过此,欲生不生死不死。
北风萧萧雪塞途,可怜寸步千崎岖。
手足冻皴痛欲折,豺虎见之不忍食。
吁噫嘻,丈夫幽愤塞九州,披发上诉天为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一”是清代诗人邓濂的作品,其古诗全文如下:有兄有兄客黄浦,墨绖仓皇走尘土。低头乞食行道边,欲营半菽如登天。蓬头稚子赤双足,劝耶且归望耶哭。人生奇困无过此,欲生不生死不死。北风萧萧雪塞途,可怜寸步千崎岖。手足冻皴痛欲折,豺虎见之不忍食。有姊有姊在汉皋,小时课我何辛劳。朔风鼻涕垂半尺,虮虫盈头面枯瘠。塾中夜归就姊眠,剪灯教我吟诗篇

邓濂的《岁暮七歌客四明作》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而是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历史背景。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兄弟两人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清初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其中,“墨绖”指的是未完成丧期而继续读书或从政的行为,体现了当时文人面对困境仍坚持学问的精神。同时,诗中的“欲营半菽如登天”、“手足冻皴痛欲折”等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坚韧的生存意志。

邓濂的文学成就也体现在他与其他几位文人的友谊上。例如,他和华世芳、秦坚、杨模、裘廷梁、秦宝珉、杨凯被称为“梁溪七子”,他们游幕四方,文誉甚著。这表明邓濂在当时的文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岁暮七歌客四明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邓濂及其同僚们共同经历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见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因此,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历史的人而言,这首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