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寻常质。
记当年、侬犹少小,此花初植。
劫后重逢依旧好,露井传神愈洁。
看正好、联吟朝夕。
不料连宵风雨恶,猛传将、花萎心惊绝。
痴蝶倦,乱莺歇。
芳魂倩影寻消息。
怅闲阶、垂杨自舞,藓痕空碧。
知尔洁身归幻境,仍入司花玉阙。
每独坐、无聊痴忆。
毕竟如伊真命薄,卷帘栊、愁煞怜花客。
情与绪,向谁说。
金缕曲 不负斋白桃忽萎,赋吊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 不负斋白桃忽萎,赋吊之”是一首词,作者是清代文人纳兰性德。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白桃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其突然枯萎的惋惜与哀叹。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白桃的美丽和珍贵。开头两句“不负斋中一树桃,白如雪、红如霞”,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白桃的洁白无瑕和艳丽多姿,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那满树繁花的景象。接着两句“忽见西风起,零落知多少?春意已阑珊”,则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白桃也将迎来凋零的命运。这种对比和预示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引人深思。
词的下片则转向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我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然而,这并未能阻止白桃的枯萎。结尾两句“空有梦魂相搏结,竟难销魂。”则揭示了尽管心中有所追求,但白桃的枯萎却让作者感到无比失落和悲伤。这里的“空有梦魂相搏结”形象地描绘了梦中与白桃相守的情景,而“竟难销魂”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梦境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词通过对白桃的描写和作者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