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忠武祠

桧树枝生宋祚微,将军那许总戎机。
出师累捷身应死,与敌同仇事已非。
脱帻收时光焰动,属镂赐后怒涛飞。
孤忠愿抱千秋恨,不共蕲王早见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岳忠武祠》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诗作,通过南宋迁都的故事来表明作者反对迁都、坚守北京的主张。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人背景: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绍兴人,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他以正直和廉洁著称,在政治生涯中屡遭贬谪与重用。于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国家面临危机时,坚持保卫北京,反对南迁。因此,他的创作往往充满激昂的情感与坚定的信念,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2. 诗歌内容:《岳忠武祠》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十六字,简洁有力。这首诗通过对南宋时期迁都事件的回顾,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政治主张和社会责任感。诗中的“宋室南渡”不仅是历史事件的叙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于谦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面对外敌压境,不应放弃国都,而应继续坚守。

  3. 艺术价值:作为一首咏史诗,《岳忠武祠》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其结构紧凑、语言质朴且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于谦作为诗人的艺术功底与创作才能。通过对岳飞等民族英雄的赞颂,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

《岳忠武祠》不仅是于谦诗歌创作的佳作,更是体现了其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现的政治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体现。这首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