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查夏仲敝裘诗

无复如膏耀日辉,关河难御雪霜威。
配宜东郭先生履,暖胜西华公子衣。
紽緎犹馀清节在,蒙戎转觉旅情非。
只应五月能忘暑,披上江乡旧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查夏仲敝裘诗》是清朝诗人赵俞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赵俞,字文饶,江南嘉定人,生于1635年至1713年之间。他是康熙二十七年的进士,曾因事被诬入狱,后恢复进士身份。他晚年任山东定陶知县,期间进行了许多善政,包括开渠、筑堤和植树。
  • 作品创作时间: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不过考虑到赵俞的生平和其政治经历,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任定陶知县期间创作的,用以表达自己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官场的不满。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无复如膏耀日辉,关河难御雪霜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腐败无力回天的失望情绪。“关河难御雪霜威”则描绘了国家面临严峻困难的景象。
  • 译文:“不再像昔日辉煌耀眼,边境山河难以抵挡寒风霜雪。”
  1. 诗句赏析
  •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配宜东郭先生履,暖胜西华公子衣”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东郭先生(传说中的隐士)和西华公子(高贵的王子)来强调自己的清廉与高尚。
  • “紽緎犹馀清节在,蒙戎转觉旅情非”表达了尽管身处乱世,但诗人仍坚持自己的节操,不随波逐流,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和查夏仲敝裘诗》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文学作品,更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现实深刻的思考与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