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俞
【注】这首诗共分为八句,每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弧矢用威敌,还为奸宄利。” —— 使用弓箭和兵器来威慑敌人,但最终是为了谋取私利。 2. “苍姬六典书,莽新实阶厉。” —— 古代的《六经》书籍中,王莽时期的书籍是实际用来鼓励犯罪的(阶)。 3. “国息既薮慝,况乃肉刑议。” —— 国家停止杀戮之后,又讨论起肉刑的问题(薮意为多;慝指邪恶)。 4. “后圣师前古
岳忠武祠 桧树枝生宋祚微,将军那许总戎机。 出师累捷身应死,与敌同仇事已非。 脱帻收时光焰动,属镂赐后怒涛飞。 孤忠愿抱千秋恨,不共蕲王早见几。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南宋迁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坚守北京的坚定立场。诗中“桧树枝生宋祚微”一句,以桧树比喻奸臣,指出了奸臣的危害,而“将军那许总戎机”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担忧和责任感。
【注释】 侣台弟:我的弟弟。索和:请我给他的诗写序。憔悴:形容悲痛的样子。婉笃:指感情真挚。发乎情而裁之以义:抒发真情,又加以节制。有是作:有了这样一首诗。 【译文】 至痛君难割,前型我所师。 延陵于礼合,奉倩太情痴。 尚有君亲重,休为儿女悲。 节哀宜引义,不敢再题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弟弟的悼妻哭子之诗所答,其内容如下。 至痛君难割,前型我所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射虎行 居人传言郭有虎,白昼咆哮出林莽。 将军猬毛须倒竖,遣使发卒悉所部。 白羽长箭大黄弩,皮作车茵肉治脯。 虎见千人若无睹,千人惊顾色如土。 箭未脱弦弩折弣,虎起攫人如捕鼠,突出围场公然去。 当今四海乐升平,军士逍遥无什伍。 将军锦裘玉带醉氍毹,胡为轻捋虎须撄虎怒? 从今军府耀威武,只射兔獐莫射虎。 注释: - 居人传言郭有虎:住在附近的人说城里有一只老虎。 - 白昼咆哮出林莽
注释: 1. 无复如膏耀日辉,关河难御雪霜威: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照耀大地的光辉,关河也难以抵挡雪霜的威力。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雪花纷飞,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寒气逼人。 2. 配宜东郭先生履,暖胜西华公子衣:适合东郭先生的履,比西华公子的衣更加温暖。这里用“东郭先生”和“西华公子”作为比喻,赞美了诗人不畏严寒,坚守岗位的精神。 3. 紽緎犹馀清节在,蒙戎转觉旅情非:尽管寒冷刺骨
注释: - 督亢陂:指战国时期燕国修建的督亢水渠。 - 提剑荆卿勇绝伦:指的是荆轲手持长剑,英勇无畏。 - 浪将七尺殉强秦:意为荆轲为了报效强大的秦国,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 燕仇未报韩仇复:意为燕国的仇敌还没有得到报复,韩国的仇敌却已经复辟,暗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局势。 - 状貌原来似妇人:形容荆轲的形象像女人一样娇小,可能是在描述他的外貌或气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注释:月光照耀着霜华覆盖的石阶,十分危险,鸟儿在高高的枝头鸣叫,似乎在怨恨归乡的人归来太迟。 故乡也是令人惊恐的地方,我只怕山中禽鸟尚未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情。 “月照霜华石磴危,钩辀苦怨客归迟。”首句写景,月光照在霜华覆盖的石阶上,显得十分危险,诗人用“钩辀”来形容鸟儿的叫声,似乎在怨恨归乡的人归来太迟
溪声 结庐何日住深山,竹月松风相对闲。 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注释: 溪声:指溪水流动的声音。 结庐何日住深山:想要在深山中建一个茅屋居住。 竹月松风相对闲:形容与竹子、月亮和松树相映成趣的清静生活。 却笑溪声忙底事:却嘲笑溪水为何这么忙碌。 奔流偏欲到人间:水流奔涌不息地流向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想要在深山中建一个茅屋居住,与竹子、月亮和松树相映成趣的生活。然而
注释:王导(175~239年),字茂弘,晋朝时期的名臣,曾任中书令、尚书令等职。 本无勋德济艰危,儒雅风流事又亏。这句诗表达了王导在晋朝政治动荡时期的处境和感受。他虽然有一定的才能和地位,但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显赫的成就,因此感到有些遗憾。 臣族早知三窟就,风尘休障庾元规。这是说,他的家族在他年轻时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所以即使身处乱世,也能够保持安全。而庾元规(庾翼)是王导的同族好友
踏车曲 杉槠作筒檀作轴,乌鸦衔尾声历鹿。 赤露两肘腹无粥,踏车辛苦歌如哭。 前年井底泉脉枯,去年瓯窭长茭芦。 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堤翻水出。 水入水出车欲裂,农夫那不筋骨折! 无奈今年又苦旱,塘水少于衣上汗。 往年车完人尽力,今年车破人无食。 人无食,不足恤,努力踏车声太息。 伍伯催租秋赋迫,连年未报灾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