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五首 其四

拂簪裾、草堂归隐,一畦新辟蔬圃。
英雄种菜寻常事,只合闭门风雨。
君记取。
听雁叫、秋空此色苍生误。
楚天日暮。
但抱瓮人来,忘机息影,相约伴鸥鹭。
石城里,多少寓公小住。
高斋聊共容与。
春云满地浮浮绿,绿上小楼月午。
君更募。
要一角青山,三百梅花补。
扁舟我去。
祝供养烟霞,招呼猿鹤,他日待携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五首其四》是清代蒋敦复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
  • 蒋敦复(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他的词作多表达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1. 诗歌原文
    拂簪裾、草堂归隐,一畦新辟蔬圃。英雄种菜寻常事,只合闭门风雨。君记取。听雁叫、秋空此色苍生误。楚天日暮。但抱瓮人来,忘机息影,相约伴鸥鹭。石城里,多少寓公小住。高斋聊共容与。春云满地浮浮绿,绿上小楼月午。

  2. 诗歌解读

  • 词人心境:词中提到“拂簪裾、草堂归隐”,描绘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到自然之中的宁静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词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自然景象:诗中多次提到“秋空”、“楚天”等自然景观,这些景象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词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
  • 人际关系:诗中的“相约伴鸥鹭”,表达了词人与自然万物为伴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存,而非人为地割裂自然。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朝,这一时期的文人常常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对政治和社会的看法,以及对个人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 艺术特点:蒋敦复的词作在艺术上追求简洁明快,语言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性,是研究清代词风的重要作品。
  1. 影响与评价
  • 蒋敦复的这首词在历史上并未被广泛传颂,但其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首词体现了词人在面对现实社会压力时的一种超然和独立,是对个人理想生活的积极追求。

《摸鱼儿·五首其四》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蒋敦复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田园诗风以及文人对自由和平和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