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十四

愁向欢场起。
易销魂、才人结习,大都如是。
只觉江山多寂寞,无处教人欢喜。
抱斯意、吾侪应尔,抑郁无端同故态,更飘零、知遇俱相似。
共回首、雁声里。
闲情十载抛流水,念家山暮云回合,自伤羁滞。
丽句清词刊落尽,柳絮今沾泥滓。
有锦瑟、吟编曾毁。
尚忆孱躯痴绝日,病琅邪、几为多情死,同调者、那堪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五十八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的作品,其十四首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贺新郎·五十八首》共五十首,其中第十四首尤为著名。

该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是理解其重要性的关键。该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这种深刻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得该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诗中的“愁向欢场起,易销魂。才人结习,大都如是”不仅揭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满和批判。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

从艺术角度来看,《贺新郎·五十八首》的第十四首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和思想深度的结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贺新郎·五十八首》作为一部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的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