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婀娜,引孝廉、归舫半江秋水。
下第情怀,初领略、未可悲歌已难。
健翮方抟,霜蹄小蹶,况有陈平美。
岂长贫贱,西清正要才子。
且去将母吴门,寻亲白岳,一洗淮阴耻。
恶少年来,相问讯、当日饿夫如是。
家傍垂虹,窗横笠泽,小住为佳耳。
扁舟散发,春来我亦行矣。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十九》:文人的归途与志向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蒋士铨的《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思想内容,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这首词作中,作者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失意文人归途中的景象。“一帆婀娜,引孝廉、归舫半江秋水。”这句不仅勾勒出了船儿优雅的姿态,更隐喻着主人公的人生境遇,他虽未得志,却仍怀抱壮志,不屈于命运。“下第情怀,初领略、未可悲歌已难。”则透露出一种对失败的坦然接受,尽管遭遇挫折,但仍不失豪情。
词中的“健翮方抟,霜蹄小蹶,况有陈平美”,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虽有逆境,但胸中自有雄鹰之志,期待重振雄风。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更是对整个时代文人心态的深刻剖析。
词的末尾两句“岂长贫贱,西清正要才子”透露出一种不甘平庸,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它启示我们在困境中不应放弃希望,而应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通过对《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九》的学习与鉴赏,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诗词本身的艺术美,更能从中汲取面对困境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蒋士铨的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激励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