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七

燕支如雪,正清明、天气催花风紧。
百宝栏边,结束了、飞燕新妆娇靓。
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卷起千堆锦。
谪仙犹在,酒边肯教人醒。
笑我斗帐垂烟,绿窗辜负,了个侬春寝。
国色当筵,想花神、也念相如多病。
庭院深深,有酒客寻,芳漫嫌官冷。
斜阳来看,满身都是花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燕支如雪》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而非清代蒋士铨所作。这首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人物,展现了词人对春天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晏殊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晏殊的这首《念奴娇·燕支如雪》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词中通过对燕支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燕支山如雪般洁白,春风吹动下,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既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外,晏殊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他通过“百宝栏边”,将飞燕和新妆的娇靓女子相对比,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同时,飞燕和新妆的女子又象征着青春和活力,与自然界的万物一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种对比和象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词的内容,也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念奴娇·燕支如雪》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内涵。晏殊的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词中的“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卷起千堆锦”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优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易逝。晏殊通过这种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深刻理解。

晏殊的这首《念奴娇·燕支如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容忽视。作为宋代的一首经典词作,它不仅展现了晏殊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以及创作背景,都为研究宋代文化、诗词创作和审美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明珠,被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所传颂和效仿。

晏殊的《念奴娇·燕支如雪》是一首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它不仅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春天的美景,更重要的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这首词的价值在于它的艺术成就、思想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学习和欣赏晏殊的这首词,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