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如雪,正清明、天气催花风紧。
百宝栏边,结束了、飞燕新妆娇靓。
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卷起千堆锦。
谪仙犹在,酒边肯教人醒。
笑我斗帐垂烟,绿窗辜负,了个侬春寝。
国色当筵,想花神、也念相如多病。
庭院深深,有酒客寻,芳漫嫌官冷。
斜阳来看,满身都是花影。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燕支如雪,正清明、天气催花风紧。
- 注释:这里的“燕支”指的是一种美玉,常用来比喻女性的肌肤或容貌。“正清明”表示正值春季清明节时节,气候温暖,万物复苏。“天气催花风紧”形容春风劲吹,使得花朵争相开放。
- 译文:“燕支”如同白色的雪花一般,在这春光明媚的清明时节里,被温暖的春风唤醒,争相绽放。
2. 百宝栏边,结束了、飞燕新妆娇靓。
- 注释:百宝栏是古代皇宫中的装饰物,用以展示宝物;这里用来形容富丽堂皇的环境。“结束了”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事物即将结束或消散。“飞燕新妆娇靓”形容女子的妆容精致美丽,像是刚刚画好的一样。
- 译文:百宝栏边的宝物陈列一空,飞燕的新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褪去,变得不再那么鲜艳。
3. 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卷起千堆锦。
- 注释:这里“腻脸”指的是女子的脸显得红润而光滑,“朝酣”则暗示了女子在清晨时分沉醉其中,享受着美好时光。“画衣香染”描述女子的衣裳如同画中一般美丽,香气四溢。“卷起千堆锦”形容女子的美貌和才华像堆积起来的锦绣般令人赞叹。
- 译文:早晨的女子沉醉于这美好时光,她的面容如脂似玉,衣裳如画如诗,仿佛整个房间都被她的美丽所笼罩。
4. 谪仙犹在,酒边肯教人醒。
- 注释:这里的“谪仙”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李白,他常以饮酒作乐自娱。“酒边肯教人醒”形容在这样的环境中,李白乐于沉醉,不愿打破这份宁静。
- 译文:即使有仙人李白在此,他也愿意让其他人保持清醒,沉浸在这美妙的时刻。
5. 笑我斗帐垂烟,绿窗辜负,了个侬春寝。
- 注释:斗帐是指古代的一种帐子,下垂的帘幔象征着春天的气息。“绿窗”指绿色的窗户,常用来形容生机勃勃的景象。“个侬春寝”意指这样的春夜让我无法安眠。
- 译文:嘲笑我的斗帐垂下如烟雾般朦胧,绿窗下我却因春意盎然而难以成眠。
6. 国色当筵,想花神、也念相如多病。
- 注释:这里的“国色”通常指的是国家之美,此处可能指代宫廷之中的佳丽。花神指的是掌管花卉的神祇,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辞赋家,这里可能是借用其名字表达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 译文:在这场宴会上,我想象花神也会惦记着司马相如因多病未能出席的遗憾。
7. 庭院深深,有酒客寻,芳漫嫌官冷。
- 注释:庭院深深,形容空间广阔,环境幽静。酒客寻指的是寻找酒饮的人。“芳漫嫌官冷”中的“芳”指芳香的花木,暗喻主人家的庭院充满了芬芳,但客人却因为寒冷的官职而感到些许不适。
- 译文:庭院深处,总有寻欢作乐的人们,他们嫌弃官职的清冷而来到这里。
赏析
《念奴娇》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人物情感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还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