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

比并堂餐,计日进、红笺一纸。
十八品,盘中饾饤,米监羊豕。
鱼缺宁生冯铗叹,蔬多恰称樊迟鄙。
大官厨、日费万千钱,如斯耳。
饕餮客,必何喜、瞢腾仆,饱欲死。
寻思到,小人有母,尚无甘旨。
减食聊存啜菽念,断荤窃养斋居志。
笑先生、果腹不多时,瓜期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是清代文人蒋士铨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蒋士铨。他出生于乾隆年间,祖籍浙江嘉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蒋士铨的生平经历丰富多样,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窥见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2. 诗歌原文:《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的原文如下:
    比并堂餐,计日进、红笺一纸。十八品,盘中饾饤,米监羊豕。鱼缺宁生冯铗叹,蔬多恰称樊迟鄙。大官厨、日费万千钱,如斯耳。饕餮客,必何喜、瞢腾仆,饱欲死…
  3. 诗歌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奢侈的生活状态,通过对食物的描述,揭示了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诗中的“鱼缺宁生冯铗叹,蔬多恰称樊迟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在奢华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与不满。此外,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引人深思。
  4. 艺术特色:蒋士铨的《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他在运用传统诗词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新颖的内容和思想,使得诗歌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时代气息。其次,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最后,蒋士铨的诗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体会到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还可以从中汲取关于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