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

太虚作记曾兹夕,探幽快乘清兴。
皓月中天,秋光似水,路入风篁支径。
山空夜静。
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
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
今宵风景未减,只潇斋寂坐,尘念都屏。
兰纸书成,蜡光透入,净几明窗相映。
盈盈照影,想此月清晖,古人同领。
问月何如,一般清味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是一首由清代诗人端木埰创作的词。下面对《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的创作背景可追溯到清代。端木埰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夜晚或情境下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2. 文学形式: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句式,讲究平仄声调的和谐,注重韵律美和意境表达。《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作为其中的一首,展现了端木埰精湛的词艺。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诗中的“皓月中天”与“秋光似水”,构建了一个清幽静谧的画面;而“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则增添了一份空灵和禅意。

端木埰的《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词藻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词,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