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离别。
黄昏又挂梢头月。
梢头月。
知他千古,几回圆缺。
愁丝绾就同心结。
凭风吹入空冥灭。
空冥灭。
哪堪回首,旧欢重说。
忆秦娥 其五 (1909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忆秦娥 其五》(1909年)简介
陈与义的《忆秦娥 其五》,创作于宋代,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词作。词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屈原的纪念,也表达了他对人世的感慨和对报国无门的痛苦。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对屈原的纪念以及对人世的感慨,下片通过对周围风景的描写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以及对报国无门的苦闷。词中的这种表达方式,通过景物的变化和内心感受的交织,使得整首词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深度。
《忆秦娥 其五》的创作背景是南宋高宗绍兴八年,当时金兵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这为词作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抒发,也是时代情绪的一种反映。
在艺术形式上,这首词继承了宋代词的传统,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心理,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同时,词中蕴含的历史意识和文化内涵,使之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忆秦娥 其五》是陈与义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了解这首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