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遮昼影,钗剪春痕,香度深深院。
玉嬉莺婉。
无愁处、小坐钉花床畔。
飞空碎远。
看一朵、翠翘难颤。
惊梦回、声落高唐,白雨随酥腕。
长记柑筵饮散。
遇红兰潮靥,青柳垂眼。
唾霏休溅。
飘鸾袖、应是细敲肠断。
微音弄钏。
料无此、渔阳娇怨。
生晚寒、灯晕妆楼,攲被池人倦。
解语花 春日见闺人挝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语花 春日见闺人挝鼓》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词。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应博学鸿词科试,无意仕进,潜心著述。
厉鹗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著称。《解语花 春日见闺人挝鼓》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词描绘了一位闺人在春天庭院中的优雅形象,以及她因击鼓而产生的细腻内心感受。词中“玉嬉莺婉”、“翠翘难颤”等描绘,既展现了闺人的美丽与娇柔,也传达了她内心的细腻与柔情。此外,通过击鼓声的联想,如“惊梦回、声落高唐”,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对音乐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
《解语花 春日见闺人挝鼓》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也是值得深入了解的内容。在创作背景方面,厉鹗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志趣为其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他的文学创作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因此,他在这首词中,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深刻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
《解语花 春日见闺人挝鼓》是厉鹗诗词创作中的佳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词的美,还能从中领悟到作者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