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

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
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闲风雨。
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
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
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
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
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
便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词,其全文为“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閒风雨。”。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清代文学家、学者,尤其擅长诗词创作。厉鹗博学广识,对宋史尤为精通,其作品多有体现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诗词原文
    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閒风雨。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便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

  2. 词的赏析

  • 意境深远:《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月亮的变迁,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愁绪与哀愁。词中的“恨海填平”与“情天补就”表达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沉。
  • 意象鲜明:通过对“秋半”、“月圆”等自然景象的细致刻画,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美丽的画面。词中的月亮既是秋天的象征,也是词人情感的寄托。
  • 情感细腻:整首词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状态。

《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对秋天、月亮等元素的描绘,词人传达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