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
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闲风雨。
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
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
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
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
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
便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

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

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

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闲风雨。

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

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

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

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

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

便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

【注释】

(1)《永遇乐》:词牌名。

(2)戊戌:指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是南宋的闰年。

(3)恨海填平:指对国家的忧愁像大海一样深沉。

(4)情天补就:比喻人的感情天地广阔无垠,无边无际。

(5)月共秋驻:月亮与秋季一起停留。

(6)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闲风雨。

(7)井梧知信:梧桐树知道秋天的到来。

(8)罗荐较凉前度:形容梧桐树为过往行人提供了凉爽的地方。

(9)青冥:天空。

(10)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

(11)虬箭声添:比喻酒意浓厚的声音。

(12)鸾箫约爽:鸾凤和箫声交杂在一起。

(13)伤心处:令人伤感的地方。

(14)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

(15)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意思是乌鸦的啼叫声在窗户上回荡,影子也跟着转来转去,让人不忍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抒怀之作。作者借写中秋月夜之景,抒发自己的忧患之情、思乡之情及壮志难酬之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词上片写景抒情,通过描写中秋之夜明月高悬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三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中秋之夜明月高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闲风雨”三句,进一步描绘出中秋之夜明月高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切之情。

下片写人抒情,通过描写自己孤独寂寞的中秋之夜,抒发自己的忧患之情、思乡之情及壮志难酬之感。“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三句,以梧桐树知道秋天到来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忧虑和自己内心的痛苦。“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三句,以殷勤的酒意和月光下的酒杯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三句,以桂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词语言凝练含蓄,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