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蚕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
狸奴聘否。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
心情渐逗。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
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蚕》是由清朝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以擅长宋诗而闻名。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歌原文如下: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狸奴聘否。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心情渐逗。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 厉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的生长过程,以及养蚕人在养蚕过程中的种种感受。诗中的“青萍叶大桐花落”,形象地描述了春季的景象;“细雨如尘,馀寒若水”则营造了一种清冷湿润的氛围。养蚕人的日常生活也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如“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等句,表达了养蚕人辛勤劳作的场景。最后几句更是通过对养蚕人心理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养蚕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1. 作品背景
  • 《台城路·蚕》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养蚕或者观察养蚕的过程中所写。

《台城路·蚕》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它通过精细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向读者展示了养蚕人的工作状态和内心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