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经注寄金寿门

霜橘耀西林,木叶滞寒雨。
流观桑钦书,静检道元注。
峰濑奔几案,恬目非一趣。
玉笥若境接,香炉定神遇。
或时谈幽怪,细儒诃缪误。
不知天地大,安识阴阳铸。
持问苍水使,秘简傥可睹。
弱龄耽览涉,苦乏济胜具。
不如从韩终,服食生毛羽。
君有禽尚心,告我怀所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水经注寄金寿门》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诗歌鉴赏力,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代文化文献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诗更为细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诗人厉鹗,字太鸿,号南湖,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学者,涉猎广泛,尤擅长诗词创作。
  2. 诗歌原文:霜橘耀西林,木叶滞寒雨。流观桑钦书,静检道元注。峰濑奔几案,恬目非一趣。玉笥若境接,香炉定神遇。或时谈幽怪,细儒诃缪误。不知天地大,安识阴阳铸。持问苍水使,秘简傥可睹。弱龄耽览涉,苦乏济胜具。不如从韩终,服食生毛羽。
  3. 诗歌鉴赏:《读水经注寄金寿门》作为厉鹗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后人喜爱。诗中“霜橘耀西林,木叶滞寒雨”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橘子在霜降之后显得格外鲜艳,而落叶则随着寒雨缓缓飘落,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四句“流观桑钦书,静检道元注”,则是通过对《水经注》内容的深入阅读,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钦佩和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峰濑奔几案,恬目非一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籍世界中的场景,通过山峰与水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知识探索的热情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体现了厉鹗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读水经注寄金寿门》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歌,也是一首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