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痛

齿刚每先折,古语良非虚。
病因从口入,致此溯厥初。
吾生历荼苦,嗜甘乃其疏。
见饴若养老,得密如癊除。
遂令龈腭内,有妖为安居。
齾似蛀蚛石,动比𠨜𦤞车。
秋来忽作楚,呻吟废翻书。
五十又过二,早衰惜居诸。
世味已饱谙,长此安龃龉。
但忧即渐堕,齳然无复馀。
少留了残齑,丹朱许我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齿痛》是高丽诗人李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出自《稼亭先生文集卷之十八》。这首诗描绘了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那天,耶路撒冷的一个商人般妥别忒正患齿痛,他虽看到耶稣背着十字架和被钉死,却始终无动于衷的场景。

李谷(1298-1351),高丽末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许多主题,包括社会、历史、政治和宗教等。他的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李谷的生平经历复杂多变,他在元朝制科及第后,曾历任政堂文学和韩山君等职。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还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

《齿痛》不仅是一首描写牙齿痛苦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社会、自然以及宗教信仰的关注和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