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道中偶成寄秋玉佩兮

吟罢江山助发挥,沙鸥相与共忘机。
天随杜野小辛去,帆傍凉风深树飞。
浪迹只今堪寄傲,远行苦爱不如归。
故人知我宜销夏,遣制湖边白葛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曲阿道中偶成寄秋玉佩兮》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其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曲阿道中偶成寄秋玉佩兮》,出自清代诗人厉鹗之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深刻表达。
  • 原文:”吟罢江山助发挥,沙鸥相与共忘机。天随杜野小辛去,帆傍凉风深树飞。浪迹只今堪寄傲,远行苦爱不如归。故人知我宜销夏,遣制湖边白葛衣。”
  • 翻译:诗人在吟诵完山河之后,觉得心胸开阔,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洗刷一空;与沙鸥相伴,忘却了尘世的名利。天空中的云彩随风飘动,仿佛连那高耸入云的小辛都随着天边而去。漂泊的生活让人感到自由而又孤独,但诗人却乐于这种状态,宁愿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朋友知道我喜欢夏天的凉爽,于是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件湖畔的白葛衣。
  1. 作者介绍
  •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科试,无意仕进,潜心著述。他擅长诗文,尤其对宋史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
  1. 诗歌赏析
  • 艺术风格:厉鹗的诗歌风格婉曲幽深,字句清远,声调和谐,每成高境,被誉为继朱彝尊之后浙西派的重要作家。
  • 思想内容: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推测,可能是厉鹗在游历或隐居期间所写。
  • 地理信息:据诗中的“天随杜野小辛去”和“帆傍凉风深树飞”等句,可以推测厉鹗可能游历于江苏一带的山水之间。

《曲阿道中偶成寄秋玉佩兮》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