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零青,土花剩碧,苍凉亭榭重过。
泥雪行踪,能禁几度销磨。
梨魂絮影迷离极,认前尘、比梦还讹。
绕回廊,断尽柔肠,燕子只么。
青衫我自伤憔悴,怪红羞粉涩,一样蹉跎。
风飏残花,无端吹荡帘波。
西陵翠烛知何处,渺天涯、斜照关河。
恨无情,春水林塘,弄影罗罗。
高阳台 江亭感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西湖感旧》是清代诗人徐釚创作的一首词。
词中描绘了西湖的苍凉景色,以及作者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现实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徐釚,字电发,号拙存、虹亭、枫江渔父,为江南吴江人。他是一位监生,康熙年间被召试博学鸿儒,授检讨。在史馆时被称为大作手,赋性萧闲,后辞官归隐。他的文学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词等,尤其擅长词的创作。徐釚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评价。
诗词原文:《高阳台·西湖感旧》,词中描绘了西湖的苍凉景色,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状,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山色零青,土花剩碧,苍凉亭榭重过。泥雪行踪,能禁几度销磨。梨魂絮影迷离极,认前尘、比梦还讹。绕回廊,断尽柔肠,燕子只么”。
词中意境:词中的“山色零青”,展现了西湖边自然景色的萧条与冷清;而“土花剩碧”则暗示了经过岁月洗礼后的西湖更显古朴与宁静。这种景象让作者不禁回想起往昔的繁华,但现实的荒凉又让他感到无奈与悲哀。“泥雪行踪,能禁几度销磨”更是将作者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推向高潮。
徐釚的《高阳台·西湖感旧》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触动读者的情感,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深刻怀念以及对现实沧桑的无奈感受。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感受到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