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胶山晤黄守中先生曾孙某出其先人守制砚并顾景范安孟公两先生画卷

梁鸿山与嵩胶连,鹅湖宛溪中回旋。
水深土厚俗淳朴,鹿门往往栖高贤。
守中先生最狷洁,授经门外多车辙。
摩挲一石常数年,手斫溪云制独绝。
我来山下寻公孙,百年家世仍清门。
开缄什袭示手泽,穆然太古风犹存。
家徒四壁复何有,草堂为溯先生寿。
孟公手绘独亦圆,顾子作辞文不朽。
秋风钓渚荐花月,执手苍凉对华发。
袖手残棋局外闲,蓬莱清浅伤飘忽。
忆昔分宜柄国时,累朝元气中凌夷。
光熹以后盛阉监,清流白马同伤悲。
乔木依然故家在,洞口花深閟时代。
斯文载读重嗟吁,卷图抚砚还踟蹰。
溪山无恙如画图,寒峰落日村烟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胶山晤黄守中先生曾孙某出其先人守制砚并顾景范安孟公两先生画卷,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文人画家郑燮(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年),字板桥,号梅村,江苏兴化人,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清王朝的兴盛与衰落,以及晚清社会的动荡变革。郑燮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散文、杂文等方面,其中以山水田园诗最为突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郑燮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追求意境深远、笔墨简练、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散文则多写于他的政治生涯中,语言质朴真挚,充满真情实感。郑燮的杂文则多涉及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郑燮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尤以松竹梅为题材,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东胶山晤黄守中先生曾孙某出其先人守制砚并顾景范安孟公两先生画卷》就是其中的一幅作品。这幅画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山水间品茗赏景的情景,展现了郑燮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东胶山晤黄守中先生曾孙某出其先人守制砚并顾景范安孟公两先生画卷》是一幅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展示了郑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郑燮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研究清代绘画史和文人画发展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