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二

平生不羡人寰乐,无端谪来尘宇。
种福无根,求名乏术,等是庸庸儿女。
休论词赋,将百折文心,揉成烟雨,著草沾花,堕人清泪万千古。
昨宵酒醒何处,似梦魂飞入,清虚之府。
絮怨缄愁,怀忧讼愤,无限清奇肺腑。
凭栏听取,有旧日仙僚,临风私语,莽莽红尘,作人滋味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其二》是清代诗人黄钧宰的一首古体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黄钧宰,一位生于清初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心境和对世事的看法。他的诗作往往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隐喻人生与命运的主题。
  2. 诗歌原文:《齐天乐·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名利和世俗生活的深刻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平生不羡人寰乐,无端谪来尘宇。
    种福无根,求名乏术,等是庸庸儿女。
    休论词赋,将百折文心,揉成烟雨,术草沾花,堕人清泪万千古。
  3.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富有力量,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俗的虚妄。通过“种福无根”和“求名乏术”,诗人表达了对名利追求的无奈和悲观。而“种福无根”和“求名乏术”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质疑,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
  4. 文化背景:在清朝时期,文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功名利禄,许多文人因此感到焦虑和迷茫。黄钧宰的这首《齐天乐·其二》可能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命运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和比喻,如“将百折文心,揉成烟雨”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黄钧宰的《齐天乐·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生命、时间和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与困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