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

韦郎避漏眠于车,王生屋里频移家。
我居墙坏仆几压,举室奔窜如惊麚。
有庵巷北旧栖息,踏鼓两度趋朝衙。
急移书簏召橘术,不惮行步为欹斜。
眼明阶前两椿树,在昔屋后当梅花。
芟夷败叶听好鸟,扫除四壁供涂鸦。
诘朝七夕纳二客,庵门月好须当挝。
仰天一笑席衣瓦,补漏奚必烦皇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是清代诗人黄钺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诗人在遭遇变故后流离失所,被迫搬迁的情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 作者黄钺:黄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记录生活琐事为主。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经历过多次政治变迁和个人困境。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厚的现实基础。
  • 写作背景:《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创作于清乾隆年间,当时黄钺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由于政治动荡或个人遭遇,他不得不频繁搬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诗句原文:韦郎避漏眠于车,王生屋里频移家。我居墙坏仆几压,举室奔窜如惊麚。有庵巷北旧栖息,踏鼓两度趋朝衙。急移书簏召橘朮,不惮行步为欹斜。眼明阶前两椿树,在昔屋后当梅花。芟夷败叶听好鸟,扫除四壁供涂鸦。诘朝七夕纳二客,庵门月好须当挝。
  • 诗歌赏析:《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示了诗人在流离失所中的所见所感。其中“韦郎避漏眠于车”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为了躲避风雨而临时搭建的栖身之地;“王生屋里频移家”则反映了诗人不得不频繁搬家的现状。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如“眼明阶前两椿树”,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

黄钺的《七月五日移寓准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韵》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遭遇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