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
【注释】 天险:天然的险阻。 扼重山:指天险,重山,指华山。 时清:时值清明,春耕时节。 腥风:腥臊的气味。虎饮涧:老虎在涧边饮水。 寒月:月光寒冽。雁横关:大雁横过关口,形容秋天景象。 画角穿云出:形容号角声响彻天空。惊沙点鬓斑:指听到战鼓声,头发都竖起来了。 驰绝漠:奔驰到极远的地方。 谁遣:谁使唤、谁派遣。大黄弯:指用牛车拉运军粮。 【译文】 华山险峻扼守着重重山岭,清明时节春耕播种间。
【注释】: 1. 卧佛寺:指位于浙江杭州的灵隐寺,因山中有一尊大佛横卧于岩石之上而得名。 2. 残月澹无影:残月,即不圆的月亮。澹,淡,这里指月亮的光芒暗淡。 3. 鸡鸣天欲曙:鸡叫的时候,天色将亮未亮。 4. 深谷藏招提:深谷,深邃的山谷;招提,佛教寺院,这里借指灵隐寺。 5. 一径入云路:一条小路通向云雾之中。 6. 古柏森两行:古柏,古老的松柏树;森,密集、众多;两行,表示很多排。 7.
同友园初秋夜坐 庭院蕉叶覆盖檐口舒展,栖息的鸟儿聚集在竹子中。秋天的气息聚集于萧斋,雾气弥漫散播着飞洒的细雨。飒飒寒风袭来令人感到一阵凉意,洒落的点点滴点如星河点点。幽居之人住得与邻舍相隔不远,夜晚行走需拄杖多次。桦烛替代了凉爽的月色,山茶抵御着醇美的酒香。孤独欣赏没有太多的喜悦,长吁短叹易于让人痛苦。露葵果实已经成熟,寒瓜藤蔓欲攀上阶台。候虫不会因秋日到来而停止鸣叫,空寂的台阶只有我独自低语。
山气 山气夜沈郭,苍茫晓未收。 寒风来绝塞,入夏尚重裘。 盘马雪千里,射雕天尽头。 平生极飞动,惜不壮时游。 译文: 山间的灵气笼罩着整个县城,夜晚随着月亮的升起而消散,清晨依然浓密。 寒冷的风吹过辽阔的边关,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季,人们仍然穿着厚重的衣物。 骑着马在千里雪地中奔驰,仿佛能一直追逐到云端之上。 一生都渴望飞翔,却遗憾自己没有在年轻时期去旅行探险。 注释: 山气:指山间的气息
【解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篇五言律诗。此诗写于作者移家后的初秋,描写了搬家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前四句以“韦郎”喻指作者自己,“避漏”“频移家”写搬家的原因,而其原因又在于房屋漏雨,故用“避漏眠于车”来表现。“我居墙坏仆几压,举室奔窜如惊麚”,承上启下两句,既交代了搬家的原因,又写出了搬家后的情景。接下来四句是说搬家后的新居环境如何。“有庵巷北旧栖息,踏鼓两度趋朝衙”,写新居附近有一座寺庙
池柳含烟色尚轻,园居倏已过清明。 注释:春天的柳树在池边含着烟雾,颜色还很淡,而园中的居所突然已经过了清明时节。 译文:春天的柳树在池边含着烟雾,颜色还比较淡,而园中的居住地已经过了清明时节。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自然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通过对比“池柳含烟”与“园居”的不同景象,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巢成树罅刍尼隐,水暖桥阴科斗行
【注释】 十一月九日:指十一月初九,即冬至后的第一个阳日。 天卿:诗人的朋友。 湖亭:在西湖上。 交初九:指农历十月十五日。 卢橘花:即橘子的花,这里指梅花。 红梅枝老:即腊梅花。 行吟:边走边吟诗。 随子:苏轼自称“东坡居士”,字子瞻,故云随子。 吴松:地名,今苏州市西南的松江。 【赏析】 此诗是和张天觉同游西湖时所作,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首句点明时间
这首诗是刘基(刘吉士,字伯温)在六月晦日(农历六月三十日)与友人祁编修、田吉士、何崇效寺纳凉时所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六月晦日 —— 六月最后一天,即农历六月三十日。 刘吉士招余 —— 刘基邀请我与他一同前往。 偕祁编修田吉士 —— 与祁编修一同前往。 何孝廉崇效寺 —— 与何氏之子崇效寺一起前往,何崇效寺是当地的一个著名寺院。 次去年看牡丹韵 —— 继去年观赏牡丹花时的诗作。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王稚登的《题洪编修同年机声镫影图》。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生才五年,先君即弃世。 我出生才五年,我的祖父就去世了。 十龄慈母亡,嫂亦相随逝。 十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去世,嫂子也相继去世。 寄生于外家,六载若瘤赘。 我在外家寄居六年,如同肿瘤附在身体上一样痛苦。 忆初母在堂,我年八九岁。 回忆起母亲还在时,我已经八九岁了。 能作方丈书,顾我奖且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感性,所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罗”“泠”“深”,理解字义去记忆。 【答案】 乘月过古香精舍访萧琴客不遇 译文: 秋风扫落秋月,明月洒下清辉,照亮了幽静的树林。 寒露从空中飘落,滋润着我的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