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蝉

窗碧阴沉天欲暮。
咽断夕阳路。
一曲奏清商,树冷频移,暗曳烟深处。
关城摇落嘶凉露。
更月残荒戍。
薄悻怨齐姬,飞入瑶琴,弹尽秋千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花阴·蝉》是清朝词人黄琬璚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简介
  • 黄琬璚,字子瑜,号雪香,晚清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以其深情和细腻见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词原文
    窗碧阴沉天欲暮,咽断夕阳路。一曲奏清商,树冷频移,暗曳烟深处。关城摇落嘶凉露,莫言秋风等闲度。却道知迟暮,冷露润喉难,蝉为谁鸣?

  2. 诗词赏析

  • 情景交融:《醉花阴·蝉》通过描绘一幅幽静、萧瑟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与树影交织,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孤独的世界。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蝉鸣声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蝉在树枝上鸣叫,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悲壮和美丽。
  • 语言优美:词中的用词考究,如“咽断夕阳路”、“冷露润喉难”等,都展现了诗人对语言的敏感和对意境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
  1. 创作背景
  • 黄琬璚生活在清朝末期,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
  • 词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醉花阴·蝉》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