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睡起

碧天澄,清露滴。
花外数声残笛。
金鸭冷,玉屏空。
满庭秋影重。
新睡起,凤钗坠。
帘卷月光如水。
罗袖薄,晚寒轻。
小栏人倦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更漏子·睡起》是一首描写秋日早晨,词人被窗外的景色唤醒,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更漏子 睡起’:

  1. 作者简介:蒋春霖,字鹿潭,晚清时期著名词人,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并称清代三大词人。然而,他的生命却因为一次意外而戛然而止。

  2. 诗词原文
    碧天澄,清露滴。
    花外数声残笛。
    金鸭冷,玉屏空。
    满庭秋影重。
    新睡起,凤钗坠。
    帘捲月光如水。
    罗袖薄,晚寒轻。
    小栏人倦凭。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在清晨被窗外美景唤醒的场景。碧蓝的天空,清澈的露珠,以及远处传来的几声悠扬的笛声,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词人的心境也随着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而波动起伏,从最初的疑惑到逐渐的清醒,再到最后的疲倦,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4. 艺术特色: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对细节的捕捉和对情感的渲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词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他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使得整首词既有诗意的美感,又不乏生活的真切感。这种艺术手法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是非常罕见的,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5. 历史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晚清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蒋春霖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词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状况。通过他的词,我们可以窥见晚清社会的一角,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更漏子·睡起》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更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