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渡河

峡口回波绕塞流,黄河利独擅边州。
千屯得水成膏壤,两坝分渠据上游。
鸡犬人家红稻岸,鱼盐贾舶白蘋洲。
那知泽国堤防急,百万金钱掷浪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宁夏渡河》是清代诗人黄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黄河边州的景象及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以下是对《宁夏渡河》的相关介绍:

  1. 作品原文:《宁夏渡河》的原文如下:“峡口回波绕塞流,黄河利独擅边州。千屯得水成膏壤,两坝分渠据上游。鸡犬人家红稻岸,鱼盐贾舶白蘋洲。”

  2. 作者介绍:黄庭,字蕺山,江苏长洲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有《说研老人诗稿》、《采香泾词》等作品。

  3. 诗歌背景:《宁夏渡河》反映了清初时期黄河边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黄庭通过对黄河两岸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这一地区的独特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4. 诗歌内容分析

  • 峡口回波绕塞流:描述了黄河峡谷口处的水流景象,波涛环绕,气势磅礴。
  • 黄河利独擅边州:黄河的水力资源在该地区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利用。
  • 千屯得水成膏壤:表明灌溉使得大片土地肥沃,适宜种植。
  • 两坝分渠据上游:说明黄河上的两个大坝分别控制着河水的方向和流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条件。
  • 鸡犬人家红稻岸:描绘了河边村落的宁静生活场景,人们鸡鸣狗吠,生活和谐。
  • 鱼盐贾舶白蘋洲:反映出黄河沿岸的商业活动繁荣,渔业和商业贸易发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 历史意义
  • 《宁夏渡河》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
  1. 文化研究:《宁夏渡河》作为文学作品,其艺术风格、用词造句等方面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以及黄庭的艺术成就。

《宁夏渡河》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部反映清朝时期黄河边州地区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黄庭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了解清代的社会环境及其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