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峡口回波绕塞流”:描述了黄河在峡谷入口处的壮观景象,波涛翻滚,环绕着边塞。 2. “黄河利独擅边州”:指出了黄河对于该地区的独特利益和控制。 3. “千屯得水成膏壤”:暗示了由于灌溉系统,大片农田变得肥沃。 4. “两坝分渠据上游”:展示了两个大坝的存在,它们控制了河水流向,并确保了水流向下游。 5. “鸡犬人家红稻岸”:描绘了河岸旁,家家户户鸡狗相闻的景象
《马嵬·方士钿钗何处得》,作者为清代诗人黄庭。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方士钿钗何处得:指唐代贵妃杨玉环的头饰——钿钗,据说是在方士(道士)那里得来的。 2. 农夫罗袜此间收:意指平民百姓的朴素布袜在这里被收集起来。 3. 蒙尘莫漫尤倾国:即使蒙上了尘土,也不要随意玷污她的美。 4. 犹剩唐家土半丘:她仍然剩下半个唐朝的土地。 - 译文
正月既望,自钱塘进艇新安江行十日达紫阳门即事写怀得船字。 吴榜停时棹越船,溯原浙水出山泉。 一千里近新安路,三百滩齐天目巅。 轩后台前神独往,羲皇卦外岁初迁。 衰年兴待名山助,拟向云端采石莲。 注释: - 吴榜停时:停泊在浙江吴地的船只(吴榜)。 - 棹越船:划着小船(棹)。 - 溯原浙水出山泉:溯流而上,源出于浙江的水(溯原浙水出山泉)。 - 新安路:通向新安的路(新安路)。 -
【注释】 瞿塘峡:在四川省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长约8公里。险:指水流湍急、岸壁陡峭。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为蜀道要冲。奔涛:指江水奔腾的浪花。啮:咬。盘磴:指盘曲的山路。石腹中:形容山高如人肚,路陡如人的腰。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以峡谷幽深著称。塞门:指关口要塞。 【赏析】 此诗描写了从重庆到四川奉节(古称巫山)途中所见的瞿塘峡、剑阁、巫峡、塞门的壮丽景色
注释: 天际冥鸿不可求,高飞岂为稻粱谋。 山中大隐征弘景,海内奇书问邺侯。 风雪五年留上谷,莺花三月下长洲。 吴宫春色应如旧,眺望先登开府楼。 赏析: 《送陆翼王征君南归》是唐代诗人张谓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以景衬情,后四句直抒胸臆。首联“天际冥鸿不可求,高飞岂为稻粱谋”,借鸿鹄比喻人,表达了诗人对陆翼王的祝愿与期盼。颔联“山中大隐征弘景,海内奇书问邺侯”,赞美陆翼王隐居山林
水似瞿塘险,山如剑阁雄。 奔涛时啮岸,盘磴半临空。 马踏云头上,人行石腹中。 那知巫峡雨,翻作塞门风。
峡口回波绕塞流,黄河利独擅边州。 千屯得水成膏壤,两坝分渠据上游。 鸡犬人家红稻岸,鱼盐贾舶白蘋洲。 那知泽国堤防急,百万金钱掷浪头
吴榜停时棹越船,溯原浙水出山泉。 一千里近新安路,三百滩齐天目巅。 轩后台前神独往,羲皇卦外岁初迁。 衰年兴待名山助,拟向云端采石莲
天际冥鸿不可求,高飞岂为稻粱谋。 山中大隐征弘景,海内奇书问邺侯。 风雪五年留上谷,莺花三月下长洲。 吴宫春色应如旧,眺望先登开府楼
黄庭坚并非清代诗人,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1045年—110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作品在宋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的生平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庭坚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不仅精于书法、绘画,而且酷爱诗歌创作。他的一生历经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