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钿钗何处得,农夫罗袜此间收。
蒙尘莫漫尤倾国,犹剩唐家土半丘。

《马嵬·方士钿钗何处得》,作者为清代诗人黄庭。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方士钿钗何处得:指唐代贵妃杨玉环的头饰——钿钗,据说是在方士(道士)那里得来的。
  2. 农夫罗袜此间收:意指平民百姓的朴素布袜在这里被收集起来。
  3. 蒙尘莫漫尤倾国:即使蒙上了尘土,也不要随意玷污她的美。
  4. 犹剩唐家土半丘:她仍然剩下半个唐朝的土地。
  • 译文:在方士那里得到的钿钗,现在变成了平民的布袜,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那份纯净和美丽。

  • 赏析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背景设置在唐朝末年,杨玉环被赐死的场景,诗中通过对钿钗和布袜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 艺术特色:诗中的对比手法非常强烈,从高贵的贵妃到普通的农夫,再到那半丘的土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这种对比不仅是对物质的描绘,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 文化内涵:诗中还隐含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通过杨玉环的故事,表达了对权力、金钱、地位的反思,以及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马嵬·方士钿钗何处得》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钿钗和布袜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